一场没终点的自我寻找

翻来覆去躺了许久,还是没等来睡意。趁着清醒复盘过往,才发现自己的抑郁从未真正消失——和前任在一起的日子里,它几乎没再找上门,我便误以为“恋爱就是治愈抑郁的解药”。

直到分手后几个月,实习工作的枯燥像催化剂,让抑郁发作得越来越频繁。我总忍不住想靠再谈一场恋爱摆脱这种状态,后来才明白,是我撑不住当下的困境,大脑才会频繁释放抑郁的信号。我也动过提前结束实习、换个能让自己开心的岗位的念头,可我清楚,能这样随心选择的人太少了,终究没敢迈出那一步。

心里的空虚感总在作祟,我习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。下班一闲下来,就会打开交友软件,盼着能收到私信;等不到消息时焦躁,收到了又会反复琢磨对方的想法;若是回复慢了、或是内容没合心意,心里又会一下子空下来。

那段日子暗得看不见光——上班提不起半点精神,对一切都没了兴趣;下班只想倒头睡,睡醒了吃,吃完了就忍不住掉眼泪,连洗澡都觉得费力。好多个夜晚,眼泪都是悄无声息地淌下来,想起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,总觉得活着太累,甚至冒出过轻生的念头。我怕的不是死亡,是这种不上不下、半死不活的煎熬,连我自己都快受不了。那时竟想过要去精神病院看看,可刷到小红书上病友分享的治疗费用,又觉得“或许还能再自救一把”。

现在才懂,把恋爱当解药多可笑。把满心的空虚全寄托在别人身上,不过是在反复消耗自己。

我开始试着自救,试着学“爱自己”:第一次一个人去公园散步,第一次一个人吃海底捞。这些事短期内确实帮我缓了过来,可一旦闲下来,那些杂乱的念头又会冒出来,抑郁也会偶尔反扑。

更糟糕的是,我又掉进了死循环——忍不住在交友软件上分享日常,又开始盼着靠恋爱解脱。我真的恨这种无力的重复。

以前总拿“懒”当借口推掉同学的邀约,其实是打心底里没勇气迈出那一步——怕融入不进去,也怕自己的空白被看穿。后来在交友软件上有过几次面基,对方都有自己的爱好。每次被问“你有什么兴趣呀”,我都只能强颜欢笑地说“好像没有,感觉自己挺废的”——现在回头想,这话竟一点不假。

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,心里总像空着一块,没意义、没目标,不知道活着究竟为了什么,只剩下挥不去的空虚和孤独。所以现在的我特别想改变,想认真开启自我探索——我很清楚,这从不是“一次就能搞定”的事,而是需要慢慢走的长久旅程。我想一点点搞清楚自己的价值观,找到真正的兴趣和长处,也计划着一个人去旅行、去尝试更多没做过的事,在这些细碎的经历里,慢慢找回自己。

写下这些,既是记录当下的感悟,也是为了往后能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
发表评论